查看原文
其他

田心铭:试论改革开放40年的根本成就和根本经验

思想火炬 2022-10-03

 戳上面的蓝字关注我们哦!

本公众号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文化安全与意识形态建设研究中心、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和北京习风堂联合打造的“凝聚正能量、传播好思想”官微,以弘扬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宣传国家主流价值观、维护国家安全为己任,致力于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贡献力量!


 编者按;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根本成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经验是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坚持“结合”原则,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像一条红线贯穿在40年改革开放的理论和实践之中。总结过去是为了引领未来。改革开放是“新的伟大革命”的理论,是党把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和社会革命理论同中国新的实践相结合的成果,是指导新时代推进改革开放的理论。只有全党同志确立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并且把它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保持政治定力,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改革开放才能始终坚持正确的方向,不断获得强大的精神动力,创造新的辉煌业绩。


 以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为标志,中国进入以改革开放为鲜明特点的历史新时期,已经走过了40年光辉历程。总结历史是对过去的回顾与反思,但总结过去不只是为了珍藏自己的历史和经验,更是为了将来,为了以史为鉴,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如何认识改革开放40年的成就和经验,直接关系今后的路应该怎么走,应该坚持和发扬什么,反对和克服什么。总结复杂的历史过程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有时需要把复杂的问题说简单,即透过复杂现象揭示事物的本质,综合丰富的经验归结为根本之点。


一、根本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根本成就是什么?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40年来取得的成就是一个极为丰富的整体,可以从多种不同角度去总结。例如,可以分别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党的建设、军队和国防建设、对外关系等不同方面去梳理,也可以从体制改革、法制完善、科技创新、生产力发展、综合国力增强、人民生活改善和素质提高等不同角度去研究;可以从纵向方面,把这40年的历史放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近70年的中国现代史、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170多年的中国近代史、5000年来的中华文明史的长河中去考察,也可以从横向方面,把中国放到同时期的世界历史背景中与世界各国的总体状况去比较。历史告诉我们,40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的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极大激发了人民群众的创造性,极大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极大增强了社会发展活力,使得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又迎来了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2008年12月,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胡锦涛在回顾、总结改革开放30年各方面的成就后得出一个结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论断揭示了改革开放取得成就的“根本原因”是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那么,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改革开放取得的成就之间,除了“根本原因”与结果的关系之外,是否还有其他关系呢?随着实践发展和认识深化,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报告总结包括改革开放30多年在内的中国共产党人接力探索的历史,得出一个结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九十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改革开放最主要的成果是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大动力和有力保障。”这些论述进一步揭示了,对于改革开放新时期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身就是“根本成就”或“最主要的成果”。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阐述十八大的精神时,他讲的第一条就是:“深刻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长期实践取得的根本成就。”为什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身就是“根本成就”?这的确是一个需要我们认真学习、深刻领会的重要问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先是作为一条道路被我们探求到的。1982年,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是我们党第一次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30年后的2012年11月,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回首来路,展望前程,告诫全党:“全党同志必须牢记,道路决定命运,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多么不容易,我们必须坚定不移走下去。”此后不久,2013年1月,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研讨班上,习近平回顾、总结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探索并形成符合中国实际的新民主主义道路、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程,得出结论说:“道路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第一位的问题,道路就是党的生命。”他还引用毛泽东的话强调:“在革命中未有革命党领错了路而革命不失败的。”


 自从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先进的中国人就历经千辛万苦寻求救亡图存的道路。十月革命后,中国人找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得出了“走俄国人的路”的结论。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经过90多年接力探索,付出各种代价,才开辟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是以党长期奋斗的成果为基础,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开创的。“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可见,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告诉我们,开创出这条道路,是改革开放取得的最重要的成果,是“根本成就”。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越来越丰富的内涵。党领导人民把实践、理论、制度、文化紧密结合,既把成功的实践上升为理论,又以正确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还把实践中已见成效的方针政策及时上升为党和国家的制度,同时推动文化繁荣兴盛,从而开创了由道路、理论体系、制度、文化相互关联、融为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对作为改革开放“根本成就”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完整概括,对其中的道路、理论体系、制度和文化分别给予明确定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激励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进的强大精神力量。找到了“必由之路”,创立了指导党和人民的“正确理论”,建立了“根本制度保障”,形成了“强大精神力量”,这不就是我们取得的最重要、最宝贵的成就吗?还有什么成就比这更加具有根本性的意义呢?

 可见,改革开放的主题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事业就是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改革开放的成就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就。40年来的改革开放新时期,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时期。总结改革开放的经验,必须始终不忘这个根本成就。如果仅仅看到某一方面的进步而忘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根本成就,将其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割裂开来,那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是言不及义,忘记了事物的根本。如果否认改革开放的根本成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将其归结到其他某些不同的甚至相反的方面,那就曲解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本质,背离了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

 总结过去是为了引领未来。确认根本成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是要紧紧抓住这个主题去总结历史,更是为了抓住这个主题引领未来,继续接力奋斗,把这篇大文章写下去。习近平把总结过去和引领未来的千言万语归结为一句话:“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他强调,说一千道一万,归结为一点,就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由党的十九大确立为行动指南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就是要保持政治定力,始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二、根本经验: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40年的根本成就和取得其他一切成就的根本原因,还应该进一步追问:为什么我们党能够成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根本的历史经验是什么?透过根本成就探究历史经验,可以看到,改革开放40年的经验归结到一点,就是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原则。

 这条“结合”原则,是党在七大确立起来并一贯坚持的原则。中国共产党人总结长期实践中成功的和失败的经验,在延安整风时提出了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思想,并成为全党共识。1945年4月,党的六届七中全会通过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开宗明义对党的历史作出一个重大结论:“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产生以来,就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为自己一切工作的指针,毛泽东同志关于中国革命的理论和实践便是此种结合的代表。”随后不久,党的七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毛泽东思想,作为自己一切工作的指针。”这就庄严宣告,中国共产党已经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实际结合起来,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并将这一伟大飞跃的成果命名为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与此同时,也就确立了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原则。1956年,党的八大通过的党章再次明确规定必须坚持这一原则:“党在自己的活动中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斗争的具体实践密切结合的原则,反对任何教条主义的或者经验主义的偏向。”


 新时期的改革开放是从端正党的思想路线破题的。改革开放起步阶段我国思想领域最鲜明的特征,是强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持实事求是,就是要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夕,邓小平在多次讲话中反复强调一个思想:“毛泽东思想的基本点就是实事求是,就是把马列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邓小平1978年12月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夕的中共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实际上是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他在这个讲话中强调:“根本的是要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要努力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则同我国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提出,“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普遍原理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以发展”,是“党中央在理论战线上的崇高任务”。这就从理论指导的高度为新时期改革开放确立了基本原则,指明了前进方向。

 我们党正是遵循这条“结合”原则,才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1982年,当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第一次对“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明确表述时,他就把这条道路看作是坚持“结合”的结果,他说:“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2008年,在纪念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之际,我们党回顾总结30年来的历程,明确指出:“三十年的历史经验归结到一点,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总结经验,善于从自己的经验中学习。每当重要历史关头,党都要从自己极为丰富的经验中找出根本之点,上升为理论,作为行动的指南。坚持“结合”原则,就是党把全部历史经验归结为一点得出的基本结论。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多次对这一基本结论作出深入阐述。2016年,习近平总结建党95年来的历史和经验,向全党同志提出了“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8条要求,其中首要的一条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点紧密结合起来,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不断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向前进。”

 2018年5月4日,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抚今追昔,用三个“结合起来”实现“伟大飞跃”对党的全部历史作出概括。他指出:中国共产党诞生后,“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改革开放以来,“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改革开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在新时代,“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新时代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中华民族迎来了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他由此得出的历史结论是用三个“完全正确”郑重宣示的:“历史和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是完全正确的,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是完全正确的,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完全正确的!”

 面对改革开放40年无比丰富的经验,只有将其归结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这条已被历史证明是完全正确的原则,才能抓住根本,提纲挈领,作出正确的深刻的总结。


三、一条贯穿40年改革开放理论和实践的红线

 

 中国共产党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上的以实现共产主义为最终目的的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是党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态度。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在现阶段的根本任务。由此就决定了,坚持“结合”原则,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像一条红线贯穿在40年改革开放的理论和实践之中。

 “结合”原则有两个基本要点:一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二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结合”原则,就是把这两方面统一起来,既反对理论脱离实际,又反对实践脱离科学理论;既反对否定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反对无视新的实践发展用教条主义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正是这两方面的统一,凝结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根本成就。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不久,1979年3月,邓小平在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提出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他在论述“必须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时,批评有人“公然反对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反对马列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而产生的毛泽东思想”,强调“我们将永远高举毛泽东思想的旗帜前进”。他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实现四个现代化”这个“最重要的新问题”,阐述了几个迫切的理论问题,其中首要的问题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和目前时期的主要矛盾”。他重申了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的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观点,指出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不能满足人民和国家的需要,就是我们目前时期的主要矛盾。这篇讲话在我国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历史起点上为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反对各种否定马克思主义的错误思想确立了不可逾越的基本原则,抓住了社会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问题作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切入点。

 新时期的改革开放是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起步的,是围绕着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展开的,所以经济体制改革自然成为改革的开端和重点。这里我们着重通过对经济体制改革的回顾和思考,来讨论本文所关注的改革开放的根本成就和根本经验问题。


 1984年10月20日召开的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对经济体制改革作出全面部署,全会通过的《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下文简称《决定》)是经济体制改革的纲领性文件。邓小平在会议通过《决定》后发言时表示,“我的印象是写出了一个政治经济学的初稿,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的政治经济学”。我们看到,这个《决定》一开头就明确规定:经济体制改革“必须按照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结合起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总要求”进行。按照这个总要求,《决定》对改革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作出阐述,指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我们改革经济体制,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相互联系的环节和方面。这种改革,是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有计划、有步骤、有秩序地进行的,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按照这个《决定》,唯物史观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是我国改革的理论基础;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和方面,是我国改革的理论根据;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实现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我国改革的基本性质;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发展,是我国改革的基本任务;改革必须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有计划、有步骤、有秩序地进行;要把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作为检验一切改革得失成败的最主要标准。

 邓小平在全会通过《决定》后的发言中说,虽然他对《决定》有“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的政治经济学”“这么一个评价”,“但是要到五年之后才能够讲这个话,证明它正确”。这表明,他期待着在改革的实践中检验和发展这些理论。

 31年后的2015年11月23日,习近平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就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和方法论进行集体学习时,重提1984年党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和邓小平对这个《决定》的评价。他回顾说:“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同改革开放新的实践结合起来,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30多年来,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我们形成了许多重要的理论成果。”这些理论成果,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没有讲过,改革开放前我们也没有这方面的实践和认识,是适应当代中国国情和时代特点的政治经济学。他列举了多项重要理论成果,并从六个方面深入阐述了如何不断形成新的理论成果,不断开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第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第二,坚持新的发展理念。第三,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第四,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分配制度。第五,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第六,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这些重要论述具有高度概括性,有极为丰富的思想理论内涵,既坚持又发展了十二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的基本理论观点和指导原则,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指明了方向,显示出当代中国正在逐步形成的政治经济学鸿篇巨制的结构和轮廓。

 回顾自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1984年十二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改革历程,重温从邓小平到习近平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论述,我们处处都感受到,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贯穿着一条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同中国经济发展实际相结合,不断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建设和经济发展道路的红线。

 中国的改革是全面的改革。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历次三中全会都研究讨论深化改革问题。40年来,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我国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推进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不断扩大开放,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转折,不断形成和发展符合当代中国国情的新的体制机制,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蹄疾步稳推进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形成了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深化改革取得了重大突破。40年来的改革开放推动着我国建立并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全社会发展活力和创新活力明显增强,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实现了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的历史性飞跃。

 实践充分证明,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领导中国人民实行改革开放,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完全正确的和非常成功的。


四、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


 40年改革开放的根本成就和根本经验,为我们在新时代继续推进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提供了历史的启示。

 把改革看作一种革命,是党在新时期提出来的一个重要观点。“新的伟大革命”是指导我们在新时代推进改革开放的重要理论。邓小平在改革开放初期提出:“我们把改革当作一种革命。”习近平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论述“全面深化改革”时说:“改革开放是我们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我们党曾经领导人民完成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为什么说改革开放是“新的伟大革命”呢?讨论这个问题不能离开马克思主义关于“革命”的基本原理和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的历史。

 当马克思1859年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总结自己的研究成果,对他创立的唯物史观作出经典表述时,“社会革命”的概念是这样提出来的:“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这表明,在唯物史观的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中,“社会革命”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必然产物,是社会形态从低级走向高级的变革。“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

 人类历史进程中有不同的社会革命。马克思在总结1848年革命经验的著作《1848年到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中,阐述了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区别于历史上其他社会革命的特点和目标:“这种社会主义就是宣布不断革命,就是无产阶级的阶级专政,这种专政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差别,达到消灭这些差别所由产生的一切生产关系,达到消灭和这些生产关系相适应的一切社会关系,达到改变由这些社会关系产生出来的一切观念的必然的过渡阶段。”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是不断的革命,是以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的彻底的革命。

 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的社会革命理论尤其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理论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创立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又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改革开放是“新的伟大革命”的理论,是党把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革命理论同中国新的实践相结合的成果,是指导新时代推进改革开放的理论。这一理论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符合中国改革开放的实际。

 1.改革开放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革命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革命之所以发生,是因为生产力的发展受到了阻碍;革命的根本目的,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过去我们进行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新中国成立后,完成了土地革命,又进行了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那是一个伟大的革命。邓小平说:“我们所有的改革都是为了一个目的,就是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改革的性质同过去的革命一样,也是为了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从这个意义上说,改革也可以叫革命性的变革。”习近平也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来揭示改革的历史必然性和历史使命的,他强调要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思想。他指出,物质生产力是全部社会生活的物质前提,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互作用、相互制约,支配着整个社会发展进程,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所以“我们要勇于全面深化改革,自觉通过调整生产关系激发社会生产力发展活力,自觉通过完善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发展要求,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符合规律地向前发展”

 如果说在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提出改革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革命,这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出的理论预见,那么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关于改革的历史作用的论断,则是被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证明了的科学结论。习近平指出,实践“充分证明了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2.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人一以贯之的伟大社会革命的一部分

 理解习近平改革开放是“新的伟大革命”的思想,要将其置于习近平关于“革命”的系列论述中去解读。党的十八大后不久,2013年1月5日,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研讨班上,习近平提出:“革命理想高于天。”他强调:“没有远大理想,不是合格的共产党员;离开现实工作而空谈远大理想,也不是合格的共产党员。”五年之后的2018年1月5日,习近平又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上发表讲话,“伟大社会革命”成为讲话中反复出现的关键词。他强调:不要忘记我们是共产党人,我们是革命者,不要丧失了革命精神。全党同志必须保持革命精神、革命斗志,勇于把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了97年的伟大社会革命继续进行下去。他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置于党和人民进行的“伟大社会革命”中去阐释,指出: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一场社会革命要取得最终胜利,往往需要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成果,也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继续,必须一以贯之进行下去。

 这些重要论述告诉我们,改革开放之所以是“新的伟大革命”,是因为它是建党97年来一直在进行的伟大社会革命的成果,是我们必须继续推进下去的以实现共产主义为最终目标的漫长革命历史过程的一部分,总之,是中国共产党人一以贯之的伟大社会革命的一部分。


 革命都是社会矛盾运动的产物,革命本身就是解决矛盾的斗争。40年的改革开放既然是一种革命,就必然是充满矛盾斗争的砥砺奋进的历程。各种矛盾斗争的焦点是:要不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不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原则。这一斗争贯穿改革开放的全过程,决定着改革开放的方向和得失成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根本成就,是在同各种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潮和主张的斗争中取得的。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根本经验,是同反对各种否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并将其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错误思想进行斗争的经验。这一斗争今天仍然存在,今后还将继续进行下去。

 党的十九大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我们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推进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

 推进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必须进行伟大斗争。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社会是在矛盾运动中前进的,有矛盾就会有斗争。党要团结带领人民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为了夺取伟大斗争的胜利,必须充分认识这场伟大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发扬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

 进行伟大斗争,推进新的伟大革命,必须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习近平说,他在主持起草党的十八大报告时,专门要求写了这样一段话:“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笔者认为,习近平反复强调的这一段话,应该成为每一个共产党员的座右铭。这一重要论断把马克思主义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紧紧联系在一起,表明了其间不可分割的内在关联,揭示了它们作为共产党人政治灵魂的崇高地位和精神支柱的伟大作用。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别的什么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社会主义经过一个长过程发展代替资本主义,最终走向共产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这就决定了,归根到底,只有全党同志确立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并且把它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矢志不渝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改革开放才能始终坚持正确的方向,不断获得强大精神动力,创造新的辉煌业绩。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

[2]《毛泽东文集》第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

[3]《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

[4]《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年。


(作者:田心铭,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来源:《马克思主义研究》2018年第11期)




相关链接:

田心铭:教育的“首要问题”和我国教育的“根本任务”

田心铭: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指南

田心铭:论马克思主义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田心铭:马克思主义与无神论关系的两个问题

田心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伟大社会革命”




感谢支持国家主流价值观

公益宣传平台建设




分享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

分享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

长按左侧二维码,即可出现“识别图中二维码”提示,点击可只直接关注公众号。


共享“思想火炬”新浪官方微博:@思想火炬



正能量微信公众号推荐:








思想火炬

点击图片关注



请关注:新浪官方微博@思想火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